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十七天 | 654.最大二叉树, 617.合并二叉树 ,700.二叉搜索树中的搜索 , 98.验证二叉搜索树

avatar
作者
猴君
阅读量:0

目录

654.最大二叉树

思路

方法一: 递归基础版

方法二:递归使用下标

方法三:递归使用切片

心得收获 

617.合并二叉树

思路

递归法

迭代法

方法一: 递归 - 前序 - 修改root1

方法二:递归 - 前序 - 新建root

 方法三: 迭代

方法四:迭代优化 

700.二叉搜索树中的搜索 

思路

递归法

迭代法

方法一:递归

方法二:迭代

方法三:栈-遍历

心得收获

98.验证二叉搜索树 

思路

递归法

迭代法

方法一:利用中序递增性质,转换成数组

方法二:设定极小值,进行比较

方法三:直接取该树的最小值

方法四:迭代法

心得收获


654.最大二叉树

思路

最大二叉树的构建过程如下:

654.最大二叉树

构造树一般采用的是前序遍历,因为先构造中间节点,然后递归构造左子树和右子树。

  • 确定递归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

参数传入的是存放元素的数组,返回该数组构造的二叉树的头结点,返回类型是指向节点的指针。

  • 确定终止条件

题目中说了输入的数组大小一定是大于等于1的,所以我们不用考虑小于1的情况,那么当递归遍历的时候,如果传入的数组大小为1,说明遍历到了叶子节点了。

那么应该定义一个新的节点,并把这个数组的数值赋给新的节点,然后返回这个节点。 这表示一个数组大小是1的时候,构造了一个新的节点,并返回。

  • 确定单层递归的逻辑

这里有三步工作

  1. 先要找到数组中最大的值和对应的下标, 最大的值构造根节点,下标用来下一步分割数组。
  2. 最大值所在的下标左区间 构造左子树,这里要判断maxValueIndex > 0,因为要保证左区间至少有一个数值。
  3. 最大值所在的下标右区间 构造右子树,判断maxValueIndex < (nums.size() - 1),确保右区间至少有一个数值。

方法一: 递归基础版

class Solution:     def constructMaximumBinaryTree(self, nums: List[int]) -> TreeNode:         if len(nums) == 1:             return TreeNode(nums[0])         node = TreeNode(0)         # 找到数组中最大的值和对应的下标         maxValue = 0         maxValueIndex = 0         for i in range(len(nums)):             if nums[i] > maxValue:                 maxValue = nums[i]                 maxValueIndex = i         node.val = maxValue         # 最大值所在的下标左区间 构造左子树         if maxValueIndex > 0:             new_list = nums[:maxValueIndex]             node.left = self.constructMaximumBinaryTree(new_list)         # 最大值所在的下标右区间 构造右子树         if maxValueIndex < len(nums) - 1:             new_list = nums[maxValueIndex+1:]             node.right = self.constructMaximumBinaryTree(new_list)         return node

方法二:递归使用下标

class Solution:     def traversal(self, nums: List[int], left: int, right: int) -> TreeNode:         if left >= right:             return None         maxValueIndex = left         for i in range(left + 1, right):             if nums[i] > nums[maxValueIndex]:                 maxValueIndex = i         root = TreeNode(nums[maxValueIndex])         root.left = self.traversal(nums, left, maxValueIndex)         root.right = self.traversal(nums, maxValueIndex + 1, right)         return root      def constructMaximumBinaryTree(self, nums: List[int]) -> TreeNode:         return self.traversal(nums, 0, len(nums))

方法三:递归使用切片

class Solution:     def constructMaximumBinaryTree(self, nums: List[int]) -> TreeNode:         if not nums:             return None         max_val = max(nums)         max_index = nums.index(max_val)         node = TreeNode(max_val)         node.left = self.constructMaximumBinaryTree(nums[:max_index])         node.right = self.constructMaximumBinaryTree(nums[max_index+1:])         return node

 

心得收获 

注意类似用数组构造二叉树的题目,每次分隔尽量不要定义新的数组,而是通过下标索引直接在原数组上操作,这样可以节约时间和空间上的开销。

一些同学也会疑惑,什么时候递归函数前面加if,什么时候不加if,这个问题我在最后也给出了解释。

其实就是不同代码风格的实现,一般情况来说:如果让空节点(空指针)进入递归,就不加if,如果不让空节点进入递归,就加if限制一下, 终止条件也会相应的调整。

617.合并二叉树

思路

递归法

那么我们来按照递归三部曲来解决:

1.确定递归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

首先要合入两个二叉树,那么参数至少是要传入两个二叉树的根节点,返回值就是合并之后二叉树的根节点。

2.确定终止条件:

因为是传入了两个树,那么就有两个树遍历的节点t1 和 t2,如果t1 == NULL 了,两个树合并就应该是 t2 了(如果t2也为NULL也无所谓,合并之后就是NULL)。

反过来如果t2 == NULL,那么两个数合并就是t1(如果t1也为NULL也无所谓,合并之后就是NULL)。

3.确定单层递归的逻辑:

单层递归的逻辑就比较好写了,这里我们重复利用一下t1这个树,t1就是合并之后树的根节点(就是修改了原来树的结构)。

那么单层递归中,就要把两棵树的元素加到一起。

迭代法

使用迭代法,如何同时处理两棵树呢?

思路我们在二叉树:我对称么? (opens new window)中的迭代法已经讲过一次了,求二叉树对称的时候就是把两个树的节点同时加入队列进行比较。

方法一: 递归 - 前序 - 修改root1

class Solution:     def mergeTrees(self, root1: TreeNode, root2: TreeNode) -> TreeNode:         # 递归终止条件:          #  但凡有一个节点为空, 就立刻返回另外一个. 如果另外一个也为None就直接返回None.          if not root1:              return root2         if not root2:              return root1         # 上面的递归终止条件保证了代码执行到这里root1, root2都非空.          root1.val += root2.val # 中         root1.left = self.mergeTrees(root1.left, root2.left) #左         root1.right = self.mergeTrees(root1.right, root2.right) # 右                  return root1 # ⚠️ 注意: 本题我们重复使用了题目给出的节点而不是创建新节点. 节省时间, 空间.  

方法二:递归 - 前序 - 新建root

class Solution:     def mergeTrees(self, root1: TreeNode, root2: TreeNode) -> TreeNode:         # 递归终止条件:          #  但凡有一个节点为空, 就立刻返回另外一个. 如果另外一个也为None就直接返回None.          if not root1:              return root2         if not root2:              return root1         # 上面的递归终止条件保证了代码执行到这里root1, root2都非空.          root = TreeNode() # 创建新节点         root.val += root1.val + root2.val# 中         root.left = self.mergeTrees(root1.left, root2.left) #左         root.right = self.mergeTrees(root1.right, root2.right) # 右                  return root # ⚠️ 注意: 本题我们创建了新节点.  

 方法三: 迭代

class Solution:     def mergeTrees(self, root1: TreeNode, root2: TreeNode) -> TreeNode:         if not root1:              return root2         if not root2:              return root1          queue = deque()         queue.append(root1)         queue.append(root2)          while queue:              node1 = queue.popleft()             node2 = queue.popleft()             # 更新queue             # 只有两个节点都有左节点时, 再往queue里面放.             if node1.left and node2.left:                  queue.append(node1.left)                 queue.append(node2.left)             # 只有两个节点都有右节点时, 再往queue里面放.             if node1.right and node2.right:                  queue.append(node1.right)                 queue.append(node2.right)              # 更新当前节点. 同时改变当前节点的左右孩子.              node1.val += node2.val             if not node1.left and node2.left:                  node1.left = node2.left             if not node1.right and node2.right:                  node1.right = node2.right          return root1

方法四:迭代优化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que  class Solution:     def mergeTrees(self, root1: TreeNode, root2: TreeNode) -> TreeNode:         if not root1:             return root2         if not root2:             return root1          queue = deque()         queue.append((root1, root2))          while queue:             node1, node2 = queue.popleft()             node1.val += node2.val              if node1.left and node2.left:                 queue.append((node1.left, node2.left))             elif not node1.left:                 node1.left = node2.left              if node1.right and node2.right:                 queue.append((node1.right, node2.right))             elif not node1.right:                 node1.right = node2.right          return root1  

700.二叉搜索树中的搜索 

思路

递归法

1.确定递归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

递归函数的参数传入的就是根节点和要搜索的数值,返回的就是以这个搜索数值所在的节点。

2.确定终止条件

如果root为空,或者找到这个数值了,就返回root节点。

3.确定单层递归的逻辑

看看二叉搜索树的单层递归逻辑有何不同。

因为二叉搜索树的节点是有序的,所以可以有方向的去搜索。

如果root->val > val,搜索左子树,如果root->val < val,就搜索右子树,最后如果都没有搜索到,就返回NULL。

迭代法

一提到二叉树遍历的迭代法,可能立刻想起使用栈来模拟深度遍历,使用队列来模拟广度遍历。

对于二叉搜索树可就不一样了,因为二叉搜索树的特殊性,也就是节点的有序性,可以不使用辅助栈或者队列就可以写出迭代法。

对于一般二叉树,递归过程中还有回溯的过程,例如走一个左方向的分支走到头了,那么要调头,在走右分支。

对于二叉搜索树,不需要回溯的过程,因为节点的有序性就帮我们确定了搜索的方向。

例如要搜索元素为3的节点,我们不需要搜索其他节点,也不需要做回溯,查找的路径已经规划好了。

方法一:递归

class Solution:     def searchBST(self, root: TreeNode, val: int) -> TreeNode:         # 为什么要有返回值:          #   因为搜索到目标节点就要立即return,         #   这样才是找到节点就返回(搜索某一条边),如果不加return,就是遍历整棵树了。          if not root or root.val == val:              return root          if root.val > val:              return self.searchBST(root.left, val)          if root.val < val:              return self.searchBST(root.right, val) 

方法二:迭代

class Solution:     def searchBST(self, root: TreeNode, val: int) -> TreeNode:         while root:             if val < root.val: root = root.left             elif val > root.val: root = root.right             else: return root         return None

方法三:栈-遍历

class Solution:     def searchBST(self, root: TreeNode, val: int) -> TreeNode:         stack = [root]         while stack:             node = stack.pop()             # 根据TreeNode的定义             # node携带有三类信息 node.left/node.right/node.val             # 找到val直接返回node 即是找到了该节点为根的子树             # 此处node.left/node.right/val的前后顺序可打乱             if node.val == val:                  return node             if node.right:                 stack.append(node.right)             if node.left:                 stack.append(node.left)         return None

心得收获

本篇我们介绍了二叉搜索树的遍历方式,因为二叉搜索树的有序性,遍历的时候要比普通二叉树简单很多。

但是一些同学很容易忽略二叉搜索树的特性,所以写出遍历的代码就未必真的简单了。

所以针对二叉搜索树的题目,一样要利用其特性。

文中我依然给出递归和迭代两种方式,可以看出写法都非常简单,就是利用了二叉搜索树有序的特点。

98.验证二叉搜索树 

思路

要知道中序遍历下,输出的二叉搜索树节点的数值是有序序列。

有了这个特性,验证二叉搜索树,就相当于变成了判断一个序列是不是递增的了。

递归法

可以递归中序遍历将二叉搜索树转变成一个数组,然后只要比较一下,这个数组是否是有序的,注意二叉搜索树中不能有重复元素

我们把二叉树转变为数组来判断,是最直观的,但其实不用转变成数组,可以在递归遍历的过程中直接判断是否有序。

这道题目比较容易陷入两个陷阱:

  • 陷阱1

不能单纯的比较左节点小于中间节点,右节点大于中间节点就完事了我们要比较的是 左子树所有节点小于中间节点,右子树所有节点大于中间节点

  • 陷阱2

样例中最小节点 可能是int的最小值,如果这样使用最小的int来比较也是不行的。

此时可以初始化比较元素为longlong的最小值。

递归三部曲:

  • 确定递归函数,返回值以及参数

要定义一个longlong的全局变量,用来比较遍历的节点是否有序,因为后台测试数据中有int最小值,所以定义为longlong的类型,初始化为longlong最小值。

注意递归函数要有bool类型的返回值, 我们在二叉树:递归函数究竟什么时候需要返回值,什么时候不要返回值? (opens new window)中讲了,只有寻找某一条边(或者一个节点)的时候,递归函数会有bool类型的返回值。

其实本题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寻找一个不符合条件的节点,如果没有找到这个节点就遍历了整个树,如果找到不符合的节点了,立刻返回。

  • 确定终止条件

如果是空节点 是不是二叉搜索树呢?

是的,二叉搜索树也可以为空!

  • 确定单层递归的逻辑

中序遍历,一直更新maxVal,一旦发现maxVal >= root->val,就返回false,注意元素相同时候也要返回false。

迭代法

可以用迭代法模拟二叉树中序遍历,对前中后序迭代法生疏的同学可以看这两篇二叉树:听说递归能做的,栈也能做!二叉树:前中后序迭代方式统一写法

方法一:利用中序递增性质,转换成数组

class Solution:     def __init__(self):         self.vec = []      def traversal(self, root):         if root is None:             return         self.traversal(root.left)         self.vec.append(root.val)  # 将二叉搜索树转换为有序数组         self.traversal(root.right)      def isValidBST(self, root):         self.vec = []  # 清空数组         self.traversal(root)         for i in range(1, len(self.vec)):             # 注意要小于等于,搜索树里不能有相同元素             if self.vec[i] <= self.vec[i - 1]: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方法二:设定极小值,进行比较

class Solution:     def __init__(self):         self.maxVal = float('-inf')  # 因为后台测试数据中有int最小值      def isValidBST(self, root):         if root is None:             return True          left = self.isValidBST(root.left)         # 中序遍历,验证遍历的元素是不是从小到大         if self.maxVal < root.val:             self.maxVal = root.val         else:             return False         right = self.isValidBST(root.right)          return left and right

方法三:直接取该树的最小值

class Solution:     def __init__(self):         self.pre = None  # 用来记录前一个节点      def isValidBST(self, root):         if root is None:             return True          left = self.isValidBST(root.left)          if self.pre is not None and self.pre.val >= root.val:             return False         self.pre = root  # 记录前一个节点          right = self.isValidBST(root.right)         return left and right

方法四:迭代法

class Solution:     def isValidBST(self, root):         stack = []         cur = root         pre = None  # 记录前一个节点         while cur is not None or len(stack) > 0:             if cur is not None:                 stack.append(cur)                 cur = cur.left  # 左             else:                 cur = stack.pop()  # 中                 if pre is not None and cur.val <= pre.val:                     return False                 pre = cur  # 保存前一个访问的结点                 cur = cur.right  # 右         return True 

心得收获

这道题目是一个简单题,但对于没接触过的同学还是有难度的。

所以初学者刚开始学习算法的时候,看到简单题目没有思路很正常,千万别怀疑自己智商,学习过程都是这样的,大家智商都差不多。

只要把基本类型的题目都做过,总结过之后,思路自然就开阔了,加油

广告一刻

为您即时展示最新活动产品广告消息,让您随时掌握产品活动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