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和膨胀
形态学原理
腐蚀和膨胀通常有以下用途:
- 去除噪音
- 分离或合并图像中的元素
- 找出图片上的强度的极大值区域和极小值区域
以下图作为原始图片:
膨胀
用核 B B B来扫描图像 A A A,核 B B B中有个锚点,通常是核的中心。在扫描图像的时候,被 B B B覆盖的 A A A的区域上的最大值将会被赋予核 B B B的锚点。这样图片中像素值高的区域(亮的区域)将会扩大,这就是“膨胀”。如下图所示:
用数学公式来表达就是:
d s t ( x , y ) = m a x ( x ′ , y ′ ) : e l e m e n t ( x ′ , y ′ ) ≠ 0 s r c ( x + x ′ , y + y ′ ) dst(x,y)=max_{(x', y'):element(x',y')\neq0}src(x+x',y+y') dst(x,y)=max(x′,y′):element(x′,y′)=0src(x+x′,y+y′)
- d s t ( x , y ) dst(x,y) dst(x,y)为 x x x行 y y y列的像素值的膨胀结果
- s r c ( x , y ) src(x,y) src(x,y)为 x x x行 y y y列的原始像素值
- x ′ x' x′和 y ′ y' y′分别为最大值在核中的坐标
膨胀后的效果:
腐蚀
腐蚀的操作与膨胀正好相反,它将核 B B B中的最小值赋予核的锚点。这样像素值小的区域(暗的区域)就会变多。如下图所示:
用数学公式表达如下:
d s t ( x , y ) = m i n ( x ′ , y ′ ) : e l e m e n t ( x ′ , y ′ ) ≠ 0 s r c ( x + x ′ , y + y ′ ) dst(x,y)=min_{(x', y'):element(x',y')\neq0}src(x+x',y+y') dst(x,y)=min(x′,y′):element(x′,y′)=0src(x+x′,y+y′)
- d s t ( x , y ) dst(x,y) dst(x,y)为 x x x行 y y y列的像素值的膨胀结果
- s r c ( x , y ) src(x,y) src(x,y)为 x x x行 y y y列的原始像素值
- x ′ x' x′和 y ′ y' y′分别为最大值在核中的坐标
腐蚀效果如下:
代码实现
在OpenCV中,在进行膨胀和腐蚀操作前都必须先创建用来扫描原始图片的“核”,这就要用到getStructuringElement()
函数:
Mat element = getStructuringElement(MORPH_RECT, //核的形态 Size(3, 3), //核的尺寸,默认3*3 Point(-1, -1)); //核的锚点,(-1,-1)表示核的中心
其中第1个参数,有以下枚举类型:
MORPH_RECT
:矩形MORPH_CROSS
:十字形MORPH_ELLIPSE
:椭圆形
这样就会自动创建全是1的一个卷积核矩阵,如下图:
接下来就可以进行膨胀和腐蚀操作了:
膨胀函数
膨胀函数非常简单:
dilate(image, //原图 DImage, //目标图 element); //核
腐蚀函数
腐蚀函数也非常简单:
erode(image, //原图 EImage, //目标图 element); //核
运行结果
中间是原图,左边是膨胀,右边是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