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链表(LinkedList)详解

avatar
作者
筋斗云
阅读量:2

文章目录

前言

我们之前学习过顺序表,也学习了 ArrayList 类的使用,它们的本质实际上就是数组。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链表和它们都不一样,它解决了 ArrayList 不适用做任意位置插入和删除的缺点,链表不需要将元素整体向前或者向后搬移,插入和删除都十分方便,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链表吧


1. 链表的介绍

1.1 链表的定义

链表是由多个地址不连续的存储节点连接而成的一种线性表,这些节点在内存中不是连续存放的,每个节点不仅存放实际的数据(数据域),而且包含下一个节点的地址信息(地址域,也叫做指针域)

image-20240630134333571

注意:

  • 链表在逻辑结构上是连续的,在物理结构上不一定连续(和顺序表不一样)
  • 节点的地址域可以存储下一个节点的地址,最后一个节点的地址域为 null
  • 因为创建节点的申请是在堆上的,两次申请的空间可能连续,也可能不连续,它们通常分散在内存中的任何位置

1.2 链表的结构种类

我们可以根据是否带头节点、单向或双向链接、以及是否循环来分类,一共有八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1. 带头节点或不带头节点
    image-20240630143946033

    • 带头链表:最前面有一个头节点,称作“哨兵位”,它不存储数据,用来指向第一个存储有效数据的节点
    • 不带头链表:直接从第一个节点开始,没有额外的头节点

  2. 单向或者双向
    image-20240630144248529

    • 单向链表:每个节点只包含一个指向下一个节点的地址。它只能从前往后遍历,不能从后往前遍历
    • 双向链表:每个节点包含两个地址,一个指向前一个节点,一个指向后一个节点。它可以从任一节点开始向前或向后遍历

  3. 循环或者非循环

    image-20240630144632991

    • 循环链表:链表的最后一个节点的地址域指向链表的第一个节点,形成一个闭环
    • 非循环链表:链表的最后一个节点的地址域为空(null),表示链表的结束

在上面八种组合中,我们主要介绍的是:无头单向非循环链表,无头双向非循环链表

  • 无头单向非循环链表:结构简单,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数据结构,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应用场景,我们在力扣上刷链表题遇到最多的就是这种类型,也经常出现在很多笔试面试中
  • 无头双向非循环链表:在需要双向遍历和频繁修改链表结构的场景中非常有用,而且在 Java 的集合中 LinkedList 的底层就是无头双向非循环链表

2. 单向链表的模拟实现


请注意,以下的链表默认为 无头单向非循环

链表是由若干个节点组成的,而节点又是个完整的结构,包含数据域和地址域,所以我们可以把节点定义为内部类,这样就可以更方便的使用节点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定义成员变量 head,用来指向第一个节点。因为它是链表的属性,所以应该定义在节点内部类的外面

// 我们创建一个 MySingleLinkedList 类 public class MySingleLinkedList {      //内部类-节点     static class ListNode {         public int val; //数据域         public ListNode next; //地址域          public ListNode(int val) {             this.val = val;         }     }      //链表的头节点     public ListNode head; } 

2.1 创建链表

接着我们可以来创建链表,此处先展示比较简单的方法:创建一个个节点,再按顺序连接起来

问题是,我们要怎么让第一个节点和第二个节点进行关联?

	node1.next = node2; 

原因:node1 指向的是节点对象,可以使用 . 来访问里面的成员属性 next,node2 引用的是完整的对象,它会存储自己所存储位置的地址

    //创建链表     public void createList() {         ListNode node1 = new ListNode(11);         ListNode node2 = new ListNode(22);         ListNode node3 = new ListNode(33);         ListNode node4 = new ListNode(44);          //将前一个节点的 next 赋值为下一个节点的地址         node1.next = node2;         node2.next = node3;         node3.next = node4;          //最后让 head 赋值为第一个节点         this.head = node1;     } 	//最后可以使用 head 来引出整个链表 

分析

  • 我们创建 node1 到 node4 共四个节点,再将 next 赋值为下一个节点的地址。node4 的节点因为没有赋值,默认为 null,标志链表的结尾。最后再将 head 为赋值 node1 的地址,就完成了最简单的链表创建
  • 出了该方法后,因为node 是局部变量,因此它们都会消失,我们就可以使用 head 来引出整个链表

测试:debug 一下

image-20240630160629429

image-20240630160644954

(这是一个比较粗糙的创建链表方法,仅为了方便理解和演示)


2.2 打印链表

思路:很简单,我们可以让 head 一直往后走,使用 head = head.next 向后遍历,并且当 head == null ,就让循环停下来,表示遍历完成

但是这个方法有一个缺点:即我们只能打印一次,打印完后 head 就变成 null 了,无法再找到该链表。解决方法也很简单,我们设置一个“代理人” cur,打印的时候只让它去往后遍历,head 就还是呆在头节点那里

    //打印链表     public void display() {         //代理人cur,防止head跑完后找不到头节点         ListNode cur = head;         while (cur != null) {             System.out.print(cur.val+" ");             cur = cur.next;         }         System.out.println();     } 

代码运行结果如下:

image-20240630161606107


2.3 求链表长度

思路:cur + 计数器。跟打印链表基本一样,多加了一个计数器,最后返回计数器的值

    //求链表长度     public int size() {         int count = 0;         ListNode cur = head;         while (cur != null) {             count++;             cur = cur.next;         }         return count;     } 

3. 单向链表常见方法的模拟实现

3.1 头插法

头插法是在链表中插入新节点的方法,新节点总是被插入到链表的头部,即成为链表的第一个节点

实现思路:我们要先实例化一个新的节点 node,拿着这个节点去头插,插入到当前链表头节点的前面,成为新的头节点;具体操作就是先让新节点和后面的节点建立关系 node.next = head,接着 head 要指向当前头插的新节点 head = node(这两步的顺序一定不能颠倒)

    //头插节点,也适用于空链表     public void addFirst(int val) {         //先绑后面的节点,再让 head 赋值         ListNode node = new ListNode(val);         node.next = head;         this.head = node;     } 
  • 该头插法也适用于空链表,因为此时的 headnull,node 的地址域指向 null 也是正确的
  • 时间复杂度为 O(1),在插入节点时不需要遍历整个链表

3.2 尾插法

有头插法,那也应该有尾插法。它是在链表尾部插入新节点的方法,新节点被添加到链表的最后一个节点之后,成为新的最后一个节点

实现思路:还是要先实例化一个新的节点 node,拿着这个节点去尾插;具体操作要先找到链表的尾巴,然后将最后一个节点的 next 赋值为当前要插入节点的地址。而且,尾插需要考虑 head 为空的情况,这个需要单独判断

    //后插节点     public void addLast(int val) {         ListNode node = new ListNode(val);         //如果链表为空         if (head == null) {             head = node;              return;         }         //不为空,就正常尾插         ListNode cur = head;         while (cur.next != null) {             cur = cur.next;         }         //找到尾节点了,next 赋值         cur.next = node;     } 
  • 尾插法需要遍历整个链表以找到最后一个节点,因此时间复杂度为 O(n),其中 n 是链表的长度
  • 为了优化尾插法的性能,我们可以在链表结构中维护一个指向最后一个节点的尾指针,这样在插入新节点时可以直接访问到链表的尾部,而不需要遍历整个链表。但是在每次插入或者删除时都需要更新尾指针

3.3 指定位置插入

我们可以在指定位置 index 插入新节点,假设第一个节点的下标为 0,一共有三种情况我们要考虑到

  1. index 不合法,即小于 0 或者大于 链表长度,出现这种情况就报错,抛出异常
  2. index 为 0,我们就可以使用头插法;index 为链表长度,我们就可以使用尾插法
  3. index 合法且不为 0 也不为链表长度,那我们就正常插入:首先要找到 index 前一个位置的节点,找到后让新节点的 next 指向后一个节点 node.next = cur.next,然后再把前一个节点的 next 指向要插入的新节点的地址 cur.next = node(这两步的顺序一定不能颠倒)

image-20240630204935649

    //在 index 位置插入     public void addIndex(int index, int val) {         //1.判断index的合法性         try {             checkIndex(index);         } catch (IndexNotLega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2.考虑 index == 0 || index == length         if (index == 0) {             addFirst(val);             return;         }         if (index == size()){             addLast(val);             return;         }         //3.一切正常就在 index 位置插入         ListNode node = new ListNode(val);         ListNode cur = head;         //找到 index - 1 位置的节点         int count = index - 1;         while (count != 0) {             cur = cur.next;             count--;         }         //让新节点的 next 指向下一个节点,且绑定新节点         node.next = cur.next;         cur.next = node;     } 
//判断异常 public class IndexNotLegalException extends RuntimeException{     public IndexNotLegalException() {     }     public IndexNotLegalException(String message) {         super(message);     } } 
  • 要创建异常类来判断 index 的不合法情况
  • 先让新节点绑定后面的节点,再让前一个节点的 next 指向新节点的地址**(顺序不能乱)**

3.4 查找值 key 的节点是否在链表中

也是非常简单,使用 cur 直接遍历,再判断 key 等不等于每一个节点的 val 值,如果 val 的类型是引用类型,就得使用 equals 来判断。因为此处演示的 val 的类型为 int,所以就直接 == 判断了

    //查找是否存在 key     public boolean contains(int key) {         ListNode cur = head;         while (cur != null) {             if (cur.val == key) {                 return true;             }             cur = cur.next;         }         return false;     } 

3.5 删除值为 key 的节点

思路:先判断有没有等于 key 的节点,如果没有就直接 return;如果有,那就得找到数据为 key 的前一个节点,如果跳过这个节点,让前一个节点直接连接后一个节点,这时因为 key 节点没有人引用它,就会被直接回收

image-20240630211038305

    //删除值第一个值为 key 的节点     public void remove(int key) {         //判空         if (head == null) {             return;         }         //判断头节点,如果是,直接让 head 跳到下一个节点         if (head.val == key) {             head = head.next;             return;         }         //正常删除         ListNode cur = head;         //不能使用 cur != null,防止空指针异常         while (cur.next != null) {             //找到了,开始删除             if (cur.next.val == key) {                 cur.next = cur.next.next;                 return;             }             //继续往后找             cur = cur.next;         }     } 

3.6 删除所有值为 key 的节点

上面介绍的操作实际上删除的是第一个值为 key 的节点,此处我们想要的是删除所有值为 key 的节点,思路类似,但方法还是有些不同:我们先创建 cur 用来表示要删除的节点,prev 用来表示 cur 的前驱节点;接着就是让 cur 去找到值为 key 的节点,找到后让 prevnext 去指向 cur 的下一个节点,然后 cur 继续往后走;另外头节点需要单独考虑,删除完成后,最后再来判断头节点的值,如果也是 key,那就让 head 往后走

image-20240630213733332

image-20240630214015091

    //删除所有值为 key 的节点     public void removeAllVal(int key) {         //判空         if (head == null) {             return;         }         //判断是否相等并删除         ListNode prev = head;         ListNode cur = head.next;         while (cur != null) {             if (cur.val == key) {                 prev.next = cur.next;                 cur = cur.next;             } else {                 prev = cur;                 cur = cur.next;             }         }         //判断头节点的值是否为 key         if (head.val == key) {             head = head.next;         }     } 

3.7 清空链表

清空链表很简单,我们可以直接让 head = null ,这样链表中的所有节点都会被回收,因而被清空;麻烦点的话也可以遍历链表一个个置为 null

    //清空链表(简单版)     public void clear1() {         head = null;     }  	//清空链表(复杂版) 	public void clear2() {         ListNode cur = head;         while(cur != null) {             ListNOde curN = cur.next;             cur.next = null;             cur = curN;         }         head = null;     } 

4. 双向链表的模拟实现


请注意,以下的链表默认为 无头双向非循环

上面讲完了单向链表,这里我们再来讲一下双向链表,因为在集合里中的 LinkedList 类的底层就是双向链表,我们来看一下它长什么样

image-20240709225832810

与单向链表的区别在于它不仅有后继节点,还有前驱节点,可以找到前一个节点。而且为了方便从后往前遍历,我们使用 last 来标记最后一个节点

public class MyLinkedList {     static class ListNode {         public int val;         public ListNode prev;//前驱         public ListNode next;//后继          public ListNode(int val) {             this.val = val;         }     }      public ListNode head;//标志头节点     public ListNode last;//标志尾节点 } 

因为无论单向还是双向链表,在求链表的长度,打印链表,还是查找值 key 的节点是否在链表中这三种方法都是一样的,双向链表这博主就略过了


5. 双向链表常见方法的模拟实现

5.1 头插法

实现思路:首先创建一个新节点,然后让头节点的 prev 赋值为新节点的地址,接着让新节点的 next 指向头节点,最后把 head 赋值为新节点的地址。但是我们还是要考虑空链表的情况

    //头插法     public void addFirst(int val) {         ListNode node = new ListNode(val);         //空链表,直接让 head 和 last 等于 node         if (head == null) {             head = last = node;         } else {             //开始绑定,注意顺序不能随意调换             node.next = head;             head.prev = node;             head = node;         }     } 

5.2 尾插法

实现思路:跟头插法很类似,就是绑定的时候顺序不能乱,也是要判空

    //尾插法     public void addLast(int val) {         ListNode node = new ListNode(val);         //空链表,直接让 head 和 last 等于 node         if (head == null) {             head = last = node;         } else {             //绑定             last.next = node;             node.prev = last;             last = node;         }     } 

5.3 指定位置插入

实现思路:因为在双向链表中,我们可以找到前一个节点,所以就让 cur 直接走到要插入的位置 index,接下来就是绑定了。一共要改变四个地方,顺序什么的不能搞乱了

image-20240710004030016

    //在 index 位置前插入 key,且第一个数据节点下标为 0     public void addIndex(int index, int key) {         //index 的值不合法         try {             checkIndex(index);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如果为0,就是头插         if (index == 0) {             addFirst(key);             return;         }         //如果是链表的长度,就是尾插         if (index == size()) {             addLast(key);             return;         }         //找到要插入位置的那个节点         ListNode cur = findIndex(index); //简单遍历就行         ListNode node = new ListNode(key);          cur.prev.next = node;         node.prev = cur.prev;         node.next = cur;         cur.prev = node;     } 

5.4 删除值为 key 的节点

实现思路:想要删除,我们必须先遍历一遍链表,使用 cur 从头到尾找一遍。找到后就让当前节点 cur 的前一个节点的后继连上下一个节点,下一个节点的前驱连接前一个节点 cur.prev.next = cur.nextcur.next.prev = cur.prev。但是我们还要考虑特殊情况,如要删的是头节点或尾节点,链表只有一个节点或者空链表的情况

    //删除第一个值为 key 的节点     public void remove(int key) {         ListNode cur = head;         while (cur != null) {             if (cur.val == key) {                 //如果是头节点                 if (cur == head) {                     head = head.next;                     //如果链表仅有一个节点                     if (head == null) {                         //让 last 也变为 null                         last = null;                     } else {                         //让新的头节点的前驱为 null                         head.prev = null;                     }                 } else {                     //前面的连上后面的                     cur.prev.next = cur.next;                     if (cur.next == null) {                         //如果是尾节点                         last = last.prev;                     } else {                         //后面的接上前面的                         cur.next.prev = cur.prev;                     }                 }                 //找到一个删除完就 return                 return;             }             //一直往后走             cur = cur.next;         }     } 
  • 在删完节点后,记得及时 return
  • 关于删头节点和尾节点那部分有点绕,if - else 太多了(如果有大佬能有更简洁的思路,欢迎评论区留言)

5.5 删除所有值为 key 的节点

实现思路:很简单,我们可以直接使用上面的代码,然后把 return 去掉,这样就能遍历完链表上的所有节点,删去所有值为 key 的节点,最后遍历到结尾,就能自然结束方法

    //删除所有值为 key 的节点     public void removeAll(int key) {         ListNode cur = head;         while (cur != null) {             if (cur.val == key) {                 //如果是头节点                 if (cur == head) {                     head = head.next;                     //如果链表仅有一个节点                     if (head == null) {                         //让 last 也变为 null                         last = null;                     } else {                         //让新的头节点的前驱为 null                         head.prev = null;                     }                 } else {                     //前面的连上后面的                     cur.prev.next = cur.next;                     if (cur.next == null) {                         //如果是尾节点                         last = last.prev;                     } else {                         //后面的接上前面的                         cur.next.prev = cur.prev;                     }                 }                 //找到一个删除完就 return                 //return;             }             //一直往后走             cur = cur.next;         }     } 

5.6 清空链表

实现思路:跟上面一样,将一个个节点置为 null 也行,一次性 head = last = null 也行

    //清空链表(简单版)     public void clear1() {         head = last = null;     }  	//清空链表(复杂版) 	public void clear2() {         ListNode cur = head;         while(cur != null) {             ListNOde curN = cur.next;             cur.prev = null;             cur.next = null;             cur = curN;         }         head = last = null;     } 

6. LinkedList 常见方法的使用

LinkedList 官方文档

LinkedList 是采用双向循环链表实现,LinkedList 是 List 接口的另一个实现。除了可以根据索引访问集合元素外,LinkedList 还实现了 Deque 接口,可以当作双端队列来使用,也就是说,既可以当作“栈”使用,又可以当作队列使用


6.1 构造方法

方法介绍
LinkedList( )无参构造器
public LinkedList(Collection<? extends E> c)一个包含指定集合元素的构造器
	LinkedList<String> list = new LinkedList<>(); 	 	Collection<String> elements = ...; // 已有的集合(必须是E或者E的子类) 	LinkedList<String> list = new LinkedList<>(elements); 
	//演示1 	List<Integer> list = new LinkedList<>(); //平时创建链表的方式 	 	//演示2     List<Integer> list = new LinkedList<>();     list.add(1);     list.add(2);     list.add(3);     list.add(4);      List<Integer> list1 = new LinkedList<>(list);     System.out.println(list1.toString()); 

6.2 常见方法

方法介绍
boolean add(E e)尾插元素 e
void add(int index, E e)在位置为 index 上插入 e(注意,头节点位置为 0)
void addAll(Collection<? extends E> c)尾插一个集合 c 中的所有元素
E get(int index)获取下标 index 位置的元素
E set(int index, E element)将下标 index 的元素改成 element
boolean remove(Object o)删除第一个元素 o
E remove(int index)删除 index 位置的元素
boolean contains(Object o)判断 o 是否在线性表中
void clear( )清空链表
int size( )得到链表大小
  • 关于这些方法知道就好,常用的方法就这么一些,如果忘记了就查查文档,不需要死记硬背

6.3 遍历 LinkedList

  1. 直接打印,因为 LinkedList 重写了 toString

            List<Integer> list = new LinkedList<>();         list.add(1);         list.add(2);         list.add(3);         list.add(4);         list.add(5);                  System.out.println(list.toString()); 
  2. for-each 遍历

            for (Integer x : list) {             System.out.print(x + " ");         }         System.out.println(); 
  3. 迭代器打印

            //创建迭代器 		ListIterator<Integer> iterator = list.listIterator();         while (iterator.hasNext()) {             System.out.print(iterator.next() + " ");         }         System.out.println(); 
  4. 反向迭代器打印

            ListIterator<Integer> rit = list.listIterator(list.size());         while (rit.hasPrevious()) {             System.out.print(rit.previous() + " ");         }         System.out.println(); 

7. ArrayList 和 LinkedList 的区别

不同点ArrayListLinkedList
底层结构动态数组双向链表
存储空间逻辑和物理上都连续逻辑上连续,物理上不一定连续
访问性能支持随机访问:O(1)不支持随机访问:O(n)
插入/删除性能需要移动元素,效率低直接改变节点的链接,效率高
内存机制超出了初始容量需要扩容可以动态扩容
使用场景频繁随机访问元素大量插入删除元素

ArrayList 和 LinkedList 在很多方面都不相同,各有优劣,我们还是要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来选择合适的顺序表


结语

今天我们讲了链表中的单向和双向链表,关于它们的方法机制以及方法的使用需要十分熟练地掌握,最后我们还比较了一下 ArrayList 和 LinkedList 的区别,使用哪种还是要具体的使用场景~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本篇博客,有总结不到位的地方还请多多谅解。若有纰漏,希望大佬们能够在私信或评论区指正,博主会及时改正,共同进步!

广告一刻

为您即时展示最新活动产品广告消息,让您随时掌握产品活动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