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服务器硬件
cpu
主板
内存
硬盘
网卡
电源
raid卡
风扇
远程管理卡
服务器常见故障
- 系统不停重启进入不了系统
排查是否是硬件故障,系统盘是否损坏(硬盘灯红色,黄色,绿色)
查看系统第一启动项是那种方式(硬盘 网络网卡 光驱 U盘) bios
是否双系统?双系统
硬盘主板背板是否有问题
服务器开机较慢请耐心等待3分钟,不是起不来
uefi和legacy
UEFI+GPT分区,只可安装win8/win10,开机快,效率高
Legacy+MBR分区,安装任何系统,开机慢,无法支持超过 2T 的硬盘
- 卡在开机界面右下角有fA B2 H8
如何排查内存,
- 国内机器一般可内存最小化测试
- 国外机器有些需要保持双通道运行(添加,减少)dell 成对出现
- 对半测试内存条,8 4 4 2 2 1 1
- 系统安装不上
- 该机器是否支持该系统
- 驱动是否合适或是否已打驱动官网 客服
- 系统镜像是否可用
- 使用的U盘,光驱是否正常?光驱 外接光驱
- 客服( 如已过保?)
4.如何进入服务器的bios
- 一般国内厂商大都是delete,(浪潮,曙光,华为等)
- 联想是 F1
- IBM F1
- DELL F2
- 惠普 F9
5.一般进入阵列卡的快捷键
- ctrl+h
- ctrl+r
- 或者其他特殊
6.网络不通
- 注意服务器目前都是千兆网卡,不支持百兆网口
- 插错网口 管理口 NIC
- 网线是否正常?
- 网卡是否正常?
- 上行交换机是否正常?
- 呼叫网管
7.硬盘不识别
重启服务器
系统中使用命令echo “- - -”
虚拟磁盘和直通硬盘不能混合使用
解决方法:
单块磁盘做raid0
支持直通模式的阵列卡调成直通模式,可以混用 调用不多
二、RAID磁盘阵列详解
1、RAID磁盘阵列概述
RAID是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中文简称为独立冗余磁盘阵列
把多块独立的物理硬盘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备份技术
组成磁盘阵列的不同方式称为RAID级别(RAID Levels)
常用的RAID级别有:RAID 0,RAID 1.RAID 5,RAID 6,RAID 1+0
RAID级别 | 硬盘数量 | 磁盘利用率 | 是否有校验 | 保护能力 | 读写性能 | 应用方面 |
---|---|---|---|---|---|---|
RAID 0 | N | N | 无 | 无 | 最好,(因并行而提高) | 个人用户 |
RAID 1 | N(偶数) | N/2 | 无 | 允许一个设备故障 | 读和单个磁盘无区别,写则要写两边 | 适用于存放重要数据,如服务器和数据库存储等领域 |
RAID 5 | N≥3 | (N-1)/N | 有 | 允许一个设备故障 | 读:RAID 5=RAID 0(相近似的数据读取速度),写:慢于对单个磁盘进行写入(多了一个奇偶校验信息的写入) | 是一种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兼顾的存储解决方案 |
RAID 6 | N≥4 | (N-2)/N | 有 | 允许两个设备故障 | 读:同RAID 5,写:慢于RAID 5,需要写入两个奇偶校验信息 | 相较于RAID 5,有更强的安全性能 |
RAID 10 | N≥4(偶数) | N/2 | 无 | 允许两个机组中各坏一个 | 读:RAID 10=RAID 0,写:RAID 10=RAID 1 | 集合了RAID 0和RAID 1的优点,但是空间上由于使用镜像,而不是类似RAID5的“奇偶校验信息”,磁盘利用率益阳市50% |
2、RAID 0(条带化存储)
- 读取性能提高
- 写入性能提高
- 最少几块盘:1块没有效果,有效果最少2块盘以上
- 没有备份功能
- 实际使用率:100%
3、RAID 1(镜像存储)
- 读取性能提高
- 写入性能下降
- 最少两块盘,一定要是2的倍数(2N:2的倍数),最多可以坏一块盘,不影响数据
- 实际利用率:50%
- 有备份功能
4、RAID 5
- 读取性能提高
- 写入性能下降
- 最少3块盘(3N:3的倍数),最多可以坏一块盘,不影响数据
- 有备份功能
- 实际利用率:n-1
5、RAID 6
N(N≥4)块盘组成阵列,(N-2)/N磁盘利用率
与RAID 5相比,RAID增加了第二个独立的奇偶校验信息块
两个独立的奇偶系统使用不同的算法,即使两块磁盘同时失效也不会影响数据的使用
相对于RAID 5有更大的“写损失”,因此写性能较差
6、RAID 1+0(先做镜像,再做条带)
- 读取性能提高
- 写入性能提高
- 最少4块盘(4N:4的倍数),最多可以坏2块盘,但不能在同一个raid组里面,有1/3的概率掉数据
- 有备份功能
- 实际利用率:50%
7、RAID 0+1(先做条带,再做镜像)
读写性能与RAID 1+0相同
安全性能低于RAID 1+0
软raid命令
三、阵列卡
1、阵列卡介绍
阵列卡是用来实现RAID功能的板卡
通常是由I/0处理器、硬盘控制器、硬盘连接器和缓存等一系列组件构成的
不同的RAID卡支持的RAID功能不同,例如支持RAID 0、RAID 1、RAID 5、RAID 10等
RAID卡的接口类型:IDE接口、SCSI接口、SATA接口和SAS接口
2、阵列卡的缓存
缓存(Cache)是RAID卡与外部总线交换数据的场所,RAID卡先将数据传送到缓存,再由缓存和外边数据总线交换数据
缓存的大小与速度是直接关系到RAID卡的实际传输速度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RAID卡出厂时配备的内存容量不同,一般为几兆到数百兆容量不等
四、软RAID磁盘阵列相关配置
1、创建软RAID磁盘阵列步骤
(1)检查是否已安装mdadm软件包
rpm -q mdadm
yum install -y mdadm
(2)使用fdisk工具将新磁盘设备/dev/sdb、/dev/sdc、/dev/sdd、/dev/sde划分出主分区sdb1、sdc1、sdd1、sde1,并且把分区类型的ID标记号改为"fd"
fdisk /dev/sdb
fdisk /dev/sdc
(3)创建RAID设备
创建RAID 5
mdadm -C -v /dev/md0 [-a yes] -15 -n3 /dev/sd[bcd]1 -x1 /dev/sde1
上述命令字段 | 说明 |
---|---|
-C | 表示新建 |
-v | 显示创建过程中的详细信息 |
/dev/md0 | 创建RAID 5的名称 |
-a yes | –auto,表示如果有什么设备文件没有存在的话就自动创建,可省略 |
-l | 指定RAID的级别。l5表示创建RAID 5 |
-n | 指定使用几块硬盘做RAID,n3表示使用3块硬盘创建RAID |
/dev/sd[bcd]1 | |
-x | 指定使用几块硬盘做RAID的热备用盘,x1表示保留1块空闲的因公安作备用 |
/dev/sde1 | 指定用作于备用的磁盘 |
创建RAID 10(先做镜像,再做条带)
mdadm -Cv /dev/md0 -l1 n2 /dev/sd[bc]1
mdadm -Cv /dev/md1 -l1 n2 /dev/sd[de]1
madam -Cv /dev/md10 -l0 n2 /dev/md0 /dev/md1
2、查看RAID磁盘详细信息
cat /proc/mdstat #还能查看创建RAID的进度
或
mdadm -D /dev/md0
也可用搭配watch -n命令来刷新进度情况,例如:
watch -n 10 ‘cat /proc/mdstat’
3、检查磁盘是否已做RAID
mdadm -E /dev/sd[b-e]1
4、创建并挂载文件系统
mkfs -t xfs /dev/md0 #格式化,创建xfs文件系统
mkdir /myraid #创建挂载目录
mount /dev/md0 /myraid/ #完成挂载
df -Th #查看挂载情况
cp /etc/fstab /etc/fstab.bak #备份配置文件
vim /etc/fastab #编辑配置文件
/dev/md0 /myraid xfs defaults 0 0 #添加自动挂载信息后保存重启
5、实现故障恢复
mdadm /dev/md0 -f /dev/sdb1 #模拟/ev/sdb1故障
mdadm -D /dev/md0 #查看发现sde1已顶替sdb1(sde1已做热备份)
6、创建/etc/mdadm.conf配置文件
由于raid创建后没有配置文件,对于raid的管理来说极为不便,因此为方便管理软RAID,比如启动、停止等,我们可以通过创建/etc/mdadm.conf配置文件来加快工作效率
echo ‘DEVICE /dev/sdc1 /dev/sdb1 /dev/sdd1 /dev/sde1’ > /etc/mdadm.conf
mdadm --detail --scan >> /etc/mdadm.conf
7、RAID开机自启设置
为raid设置开机自启,可进入rc.sysinit启动脚本文件中加入命令mdadm -As /dev/md0后即可
8、mdadm命令其他常用选项
常用选项 | 说明 |
---|---|
-r | 移除设备 |
-a | 添加设备 |
-S | 停止RAID |
-A | 启动RAID |
-f | 模拟故障 |
-Q | 查看摘要信息 |
-D | 查看详细信息 |
-s | 查找/etc/mdadm.conf文件中的配置信息 |
例如: | |
mdadm /dev/md0 -r /dev/sdb1 | |
mdadm -S /dev/md0 | |
mdadm -As /dev/md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