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科创板迎来第一个混合云企业。3月16日,青云科技(股票代码688316)敲锣上市,此次发行12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发行价格确定为63.7元/股。开盘76元,盘中涨到98元,涨幅53.85%。在美国,以微软、亚马逊为代表的云计算的公司正在股市上创造一个又一个的最高市值,那么在中国,云计算公司会在市场上上演怎么样的财富故事?青云科技上市后将要做什么?如何看待投资人?又如何看待其他云竞争对手?有人说创业是一场“九死一生”的冒险旅程,那么青云科技从创业到上市又是怎么走过来的?青云科技董事长兼CEO黄允松在上市敲锣后接受了《中国电子报》记者的采访,给出大量“干货”。
上市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情?
“一点都不夸张,完成注册那天从傍晚6点到晚上11点半,我的手就没有离开过手机,因为长时间不断按键处理信息,手都已经麻掉了。”黄允松透露那天他处理的信息两类信息:一类是一级市场上投资人,另一类是科技公司的CEO和CTO们。
黄允松透露,青云科技是2020年9月4号完成证券交易所过会,其后等待了很久,直到今年2月春节前的倒数第二周,完成了最关键的证监会注册。通常情况下晚上8点钟出注册公告,但那天是在4到6点之间还没下班公告出来。当时的感受第一是非常惊讶,因为没有思想准备。第二是特别高兴,因为终于完成了整个流程。不仅仅是自己高兴,更高兴的是投资人和自己一样从事研发的创业公司的CEO们。
黄允松进一步表示,青云科技虽然目前是亏损企业,但从事的是基础层科技研究,不是消费者互联网,也能够成功登陆A股市场。这是一种认可,对从事基础性科技的认可,让这个领域的每个人都看到了自己职业发展的希望。
按照披露,青云科技是一家平台级混合云ICT厂商,以软件定义为核心,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特点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中立可靠”、“灵活开放”,可以满足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的部署等。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3923.85万元、28176.12万元、37682.20万元及1413.29万元,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5.50%。青云科技此次上市计划募资11.8亿元,分别用于云计算产品升级、全域云技术研发、云网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
哪类投资人影响最大?
创业公司的生长离不开投资机构,甚至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钱就没有创业公司”,大家都熟悉投资人孙正义与马云和阿里巴巴的故事,也知道沈南鹏的红杉资本参与了几乎中国半个互联网圈的发展。在青云创业9年里,哪类或哪一轮投资人对青云科技影响最大?
黄允松坦承,其实投资青云科技的这几个机构都令其非常尊敬,而且这些投资人都很优秀,无论是美元基金还是人民币基金,都是顶级的基金。他自己与这些基金管理人们相处这么多年都很愉快。他与其中的每一个人,包括蓝驰创投的陈维广、中金资本的王雷、光速的宓群、九合的王啸和云九的曹大容等都相处非常好,是很好的朋友。“天气好的时候,周末的时候,可以一块去爬山,可以在一起爬山说一整天的话,关系都很好。”黄允松。
记者请黄允松说出三个对青云影响最大投资人,黄允松说三个名额完全不够,而且他自己性格外向,特别喜欢交朋友,所以跟大家相处都很愉快。
为什么做基础平台软件而不是芯片?
黄允松创业前曾在IBM实验室9年,是IBM SmartCloud初创组成员和架构师,所以他创业选择云计算赛道很容易理解。但依然有人会问,作为一个有理想的人,为什么创业不去做半导体而是云计算呢?黄允松认为,现在计算能力的竞争焦点不是芯片而是软件层面的调度问题。“不是说半导体不重要,而是因为这个年代,计算能力与打仗一样,对手的士兵身高八尺,我的士兵身高不足八尺,但没关系,你只有1万人,我有1000万人,我人多我赢,本质上是软件层面的调度问题。”黄允松认为,云计算的本质是调度问题。
“而这个软件调动能力它是平台层的、基础层的、操作系统层的,是基础软件,是很重要的基石,青云科技打造的就是这个维度的能力,云平台的能力。”黄允松认为,今天无论是iPhone手机、安卓手机还是自动驾驶汽车,都是广泛受益于云计算,云计算是基础性的产业。
为什么从公有云来到混合云领域?
在云计算的世界里有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为什么青云科技选择从公有云来到混合云的赛道?
黄允松认为,青云科技是一家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的公司,不在乎别人称青云为混合云还是私有云或是公有云公司,客户面临什么问题,就去帮用户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的工具,这些需要进行验证,而微软、亚马逊就是从公有云开始,是经过验证的,所以我们选择从公有云切入。再后来,从2014年开始,在服务大型企业客户的过程中发现,随着客户规模的变化,客户对于计算的需求有很多不同,有些是固定计算需求,有些是突发计算需求,而突发的部分适合公有云,固定的部分适合私有云或混合云,而要实现这样的需求调整它需要统一的架构。基于此,青云科技进入了混合云领域。
上市之后主要做什么?
黄允松表示,上市之后主要做三件事,一是商业组织扩张。目前青云组织机构主要在北京,接下来短期目标是商业组织要覆盖到中国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二线城市。中期目标可能是三线城市。二是进行行业创新。不仅是关注技术创新,而且要研究行业,明年会成立一个行业研究院(Industry Business Institute),进行行业的商业架构,研究结果对外开放。三是建立更开放产业生态链,为更多的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提供基础的技术和平台。
与中国其他已上市云公司差异?
目前中国云计算市场有两家本土上市云计算公司,一家是在美国上市的金山云,另一家是在中国科创板上市的UCloud。与金山云和UCloud两家已经上市云公司相比,青云是一个什么样的标的,与金山云和UCloud的差异在哪里?
黄允松认为,云计算是一个巨大的行业,分为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 (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PaaS它不是一个独立行业,PaaS要么向上依附SaaS,要么向下依附IaaS,所以云计算主流分两大行业:一是IaaS+PaaS,二是SaaS+PaaS。青云科技是IaaS+PaaS ,青云科技的定位非常简单,只做大行业的头部客户,比如银行是做12家股份制银行,四大国有行、头部城商行、四大农商行;比如保险领域,做太平洋保险集团、中国人保集团、泰康人寿等。
而记者提及的两家中国上市企业,在美国上市的金山云和在中国科创板上市的UCloud,黄允松认为,他们与青云完全不在一个赛道上。“青云科技永远是一个不搞固定资产的公司,是只做创新型的轻资产公司,基因、志向和兴趣点都是软件上,一代又一代的软件创新,所以它在科创板是一个独特的标的。”黄允松说。
与巨头如何竞争、何时盈利?
目前在中国市场有如阿里云、腾讯云这类母公司体量比较大的云计算公司,也有像亚马逊AWS、微软Azure等国外云在中国落地运营公司,还有华为云、浪潮云等传统ICT企业经营的云计算,目前几乎所有的云计算都意识到了混合云的重要,都在进军混合云,青云科技如何与他们竞争?青云何时能够盈利?
黄允松坦言,竞争和盈利,在IPO的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会被问到这个问题,被问加起来不小于50次。
关于竞争,黄允松认为在中国市场完全还谈不上,也基本上看不到。因为在中国,云计算对传统IT的渗透率不足10%,超过90%属于传统IT,如此低的渗透率,也就意味着在中国云计算有大量的IT市场还没有被开掘,所以厂商之间还谈不上竞争,而且青云只看行业大客户。Gartner报告显示,全球企业IT支出平均每年约3.6万亿美金,其中金融服务业占比是22%,将近1/4的占比;排名第二的是能源交通和制造业,占比接近1/5。
“我是一个码农,做任何决策只相信数据。从离开实验室进行创业,这个公司的时候,我首先就看Gartner的报告,我把Gartner往前推5年的报告都看了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做云计算一定要做金融,因为银行每年在IT投入极高,随便一个项目交给我做,我们就能赚到钱。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黄允松说。
据黄允松透露,2014年12月,青云科技中标了某股份制银行总行在深圳的标杆项目,而当时青云的员工数还不到30人。说明中国的行业大客户看中云供应商的能力,而且有很大的需求,在云计算市场现在远远还谈不上竞争。目前青云科技有不同的产品线,其中做容器是为了面向云原生,做虚拟机是为了面向制造业。2020年4月份,青云组建了一个虚拟机新项目“青小云”,它是面向新制造业。“你会发现,在中国对云计算的需求很大,所以竞争是个伪命题。”
关于盈利问题,黄允松首先谈及了亚马逊的AWS与阿里巴巴集团的阿里云,分别是在2015的第一季度和2020年的第三季度实现收支平衡,基于这样因果关系和逻辑,意味着云计算是需要长期投入才能回报的。黄允松表示,青云科技亏损的原因只有公有云业务,而青云的另外一个业务,即银行、保险、能源、交通等行业的上云解决方案的销售收入年增长率很高。按照这样的增速,两三年后就有望收支持平。
编辑丨赵晨
美编丨马利亚